创新先锋|唐小江的细胞内重金属驱排革命,镉中毒或将不再“无药可治”
31
2025-07

广东健尔圣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唐小江博士,2004年,面对镉中毒工人的无助,他带领团队开启科研攻关;2005年,成功设计出全球首个细胞内重金属螯合剂GMDTC;2016年,原创性提出"二次跨膜、入胞取毒"技术原理。
查看详情
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研究院(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第二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顺利召开
30
2025-07

7月27日,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研究院(广州颠覆性技术中心)(简称研究院(广州中心))第二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在广州召开,中山大学校长、广州中心战略指导委员会战略顾问高松主持会议。
查看详情
创新先锋丨让机器人“长”出皮肤:赖建诚的柔性电子皮肤革命
15
2025-07

赖建诚毕业于国际顶尖学府——美国斯坦福大学。求学期间,他深入研究了柔性电子皮肤技术的前沿领域,掌握了该领域的核心技术原理和创新方法,打下了坚实的研究基础。这段学术经历让他认识到,触觉感知是机器人技术进化的关键瓶颈。2020年,赖建诚在北京创立途见科技,聚焦于柔性电子皮肤技术的商业化应用,致力于让机器人和智能设备获得接近人类的触觉感知能力。
查看详情
创业菁英班和新质科学家创业营第三期企业管理培训课程顺利开展
[ 2025-07-15 ]
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张雨东一行到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及培育的高科技企业调研
[ 2025-06-09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专项2025年度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项目申报指引发布
[ 2025-05-28 ]
创业菁英班和新质科学家创业营第二期企业管理培训课程顺利开展
[ 2025-05-20 ]
广州市委科技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召开
[ 2025-05-14 ]
创新成果丨高可靠性固态叠层高分子电容器
31
2025-07

首创基于高性能N型导电聚合物(PBFDO,聚(苯并呋喃二酮))的MLPC,实现了电容器的超低ESR,从3mΩ降至2mΩ以下,同时显著提升了高温稳定性,3000小时高温可靠性从125℃提升至145℃,水平国际领先。
查看详情
创新成果丨芯片化超灵敏气相色谱仪与呼气智能疾病筛查系统
15
2025-07

15分钟内实现对100种以上VOCs组分呼气样本的ppt级检测,比现有小型化设备灵敏6个数量级,并利用AI算法,挖掘疾病标志物,可实现多种疾病精准检测,有望为大规模无症状人群提供普惠性的疾病检测和健康管理全新方案。
查看详情
大湾区协同院创新成果丨“基于低资源非协作的重大装备工况自主感知优化技术”项目加速产业化
07
2023-06

项目已完成多参数感知智能终端及平台开发,并与三峡集团的白鹤滩、溪洛渡水电站以及国家电网等企业建立了稳定合作,未来将广泛应用于石化、煤矿、钢铁、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等众多工业领域及火电磨煤机等装备的智能运维,产业化进程不断加速。
查看详情
大湾区协同院创新成果丨十沣科技“汽车空气动力学仿真软件TF-Lattice”正式发布
[ 2023-03-27 ]
大湾区协同院创新成果丨“基于LBM方法的流体仿真软件”项目启动
[ 2023-01-05 ]
京津冀中心创新成果丨“基于高敏感性光电薄膜的光电镊单细胞无损自动化筛选设备”项目启动
[ 2022-12-13 ]
大湾区协同院创新成果丨多项成果参加国家科技计划成果路演活动医药卫生健康领域专场
[ 2022-10-11 ]
京津冀中心创新成果丨“轻质高温钛铝合金制备与加工的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取得重要进展
[ 2022-09-01 ]
企业风采|当电子皮肤遇上智能缝纫机:途见科技与杰克股份共启服装智造新篇章
04
2025-08

7月18日,杰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杰克股份”)30周年庆典暨“创新·创未来”全球科技大会在浙江台州举行。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培育的高科技企业途见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途见科技”)创始人兼CEO赖建诚博士受邀出席大会,在《AI如何赋能服装产业》巅峰对话中带来“触觉革命”新思考,并宣布与杰克股份达成关键合作:将柔性触觉传感器应用于缝制操作灵巧手,为其装上“神经末梢”。
查看详情
企业风采丨Nature 顶刊成就,超视计HIS-SIM 助力揭示核糖体 RNA 前体在核仁中的动态成熟过程
04
2025-08

HIS-SIM智能超灵敏超分辨显微镜是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研究院共同培育的高科技企业广州超视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超视计科技”)针对单细胞荧光显微成像应用而自主研发生产销售的一款通用型超分辨显微镜,以影像学动态成像手段助力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陈玲玲研究员团队在 Nature 上发表论文,揭示核糖体 RNA 前体在核仁中的动态成熟过程。
查看详情
企业风采|光电镊技术潜入深蓝!微纳动力Light Operator S1落地中国海洋大学助力海洋微生物研究
24
2025-07

近日,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研究院共同培育的高科技企业微纳动力科技(广州)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微纳动力”)与中国海洋大学达成合作,其产品Light OperatorS1光电摄微纳操控平台正式入驻海洋生命学院,针对丝盘虫等海洋微生物研究中的单细胞无损操控需求展开技术验证,标志着国产高端光电镊仪器在海洋科研场景的突破性落地。
查看详情
企业风采|双誉认证!武汉敏声荣获省级"金种子"与光谷"瞪羚精选"企业
[ 2025-07-23 ]
企业风采丨《Advanced Science》封面文章 !微纳动力光电镊设备助力破解细胞操控损伤难题
[ 2025-07-16 ]
企业风采丨中科海钠:海外市场开拓,1.1MWh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成功交付
[ 2025-07-14 ]
企业风采丨金竟科技Pharos 310设备交付验收,太原理工大学迎来科研新助力
[ 2025-07-09 ]
企业风采丨十沣科技参编的《超算互联网平台 应用封装要求》团体标准正式发布
[ 2025-07-08 ]
企业风采|当电子皮肤遇上智能缝纫机:途见科技与杰克股份共启服装智造新篇章
04
2025-08

7月18日,杰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杰克股份”)30周年庆典暨“创新·创未来”全球科技大会在浙江台州举行。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培育的高科技企业途见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途见科技”)创始人兼CEO赖建诚博士受邀出席大会,在《AI如何赋能服装产业》巅峰对话中带来“触觉革命”新思考,并宣布与杰克股份达成关键合作:将柔性触觉传感器应用于缝制操作灵巧手,为其装上“神经末梢”。
查看详情
企业风采丨Nature 顶刊成就,超视计HIS-SIM 助力揭示核糖体 RNA 前体在核仁中的动态成熟过程
04
2025-08

HIS-SIM智能超灵敏超分辨显微镜是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研究院共同培育的高科技企业广州超视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超视计科技”)针对单细胞荧光显微成像应用而自主研发生产销售的一款通用型超分辨显微镜,以影像学动态成像手段助力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陈玲玲研究员团队在 Nature 上发表论文,揭示核糖体 RNA 前体在核仁中的动态成熟过程。
查看详情
创新先锋|唐小江的细胞内重金属驱排革命,镉中毒或将不再“无药可治”
31
2025-07

广东健尔圣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唐小江博士,2004年,面对镉中毒工人的无助,他带领团队开启科研攻关;2005年,成功设计出全球首个细胞内重金属螯合剂GMDTC;2016年,原创性提出"二次跨膜、入胞取毒"技术原理。
查看详情
创新成果丨高可靠性固态叠层高分子电容器
[ 2025-07-31 ]
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研究院(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第二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顺利召开
[ 2025-07-30 ]
企业风采|光电镊技术潜入深蓝!微纳动力Light Operator S1落地中国海洋大学助力海洋微生物研究
[ 2025-07-24 ]
企业风采|双誉认证!武汉敏声荣获省级"金种子"与光谷"瞪羚精选"企业
[ 2025-07-23 ]
企业风采丨《Advanced Science》封面文章 !微纳动力光电镊设备助力破解细胞操控损伤难题
[ 2025-07-16 ]